张家界工程机械网

当前位置:主页 >> 工程机械厂家

老三线企业的新战略技术创新保活力【资讯】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17日    点击:[1]人次

老三线企业的新战略 技术创新保活力

从国有到民营,从单打冲刺团体,技术创新让自贡高阀始终保持旺盛活力名片:国内主要大型球阀生产基地,大规模的管线阀门生产企业,四川省重大技术装备骨干企业

创新:10年前引入美国通用电气新比隆技术,让高阀至今仍在国内图谋:建阀门城,几百家企业形成产业链,对技术与加工进行资源整合

本报刘莉代晓明

5月20日,自贡高压阀门厂区,34台0.5米大口径全焊接管线球阀整装奔赴西气东输二线洛阳管场站,至此,自贡高压阀门股份有限公司为该工程制造的183台产品全部发出。

弹指间,距离自贡高阀碰触国家战略工程,已过去整整十年。这个始建于1958年的老三线内迁企业,曾是中国阀门行业领头羊,如今则是民营企业禾嘉集团的一员。

作为国内主要大型球阀生产基地,大规模的管线阀门生产企业,四川省重大技术装备骨干企业,年营业收入近3亿元从离开上海内迁,到股份制改造,再到民营身份的转换,无论身处顺境逆境,不懈探索创新,自贡高阀始终挺立于行业前排。

被逼创新

引进核心技术国内

5月26日,高阀车间内,1.2米大口径管道阀门样机即将出炉。这将是国内阀门行业的一次突破:目前,国内超过1米的管道工程全部使用进口产品。

这是技术为王的时代。10年前引入美国通用电气新比隆技术,让高阀至今仍在国内。四川禾嘉实业集团总裁夏朝嘉说。

不过,创新之路初却是被逼出来的。

2000年,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西气东输项目开建,所需的大口径锻焊结构管线阀门技术国内告急,自贡高阀临危受命。技术攻关时间紧任务重,一咬牙,高阀斥巨资引进美国通用电气新技术,在消化吸收基础上,成功研制了国内台40〞600LB全焊接结构锻钢管线球阀。

因为高阀的投标,后中标价格下浮了60%。高阀看到了核心技术可能带来的巨大效益。

我们正在攻关48〞大口径管道阀门。工程师鲁键介绍,高阀在新比隆技术基础上作了多种创新改进,目前相关技术正准备申请。

改革模式

整合资源做长产业链

根据国家重点工程发展规划,未来若干年有大量输气、调水工程将持续进行,长线管道阀门等需求量很大。早在12年前,这一市场已被敏感的企业家看中。

1998年,禾嘉股份已经上市,正急于寻找新的发展契机。20天内签下收购高阀的合同,禾嘉这才发现:企业欠账多,发不起工资。

一时间,禾嘉管理层哗然,自贡高阀现任董事长樊平建议卖掉厂子,而夏朝嘉坚持要做下去:我看好阀门行业,也看好高阀的品牌。

如今,坚持有了回报。高阀又有了更大野心:能否以高阀为龙头,在四川搞阀门产业城?

和10年前被逼技改不同,这一次,高阀对自我的认识更加清醒。我们仍然是行业内技术的标志性企业,但从现有业绩、产销来看,我们已经排在第二梯队。

樊平认为,差距主要来自于生产和营销模式。几百家企业形成产业链,对技术与加工进行资源整合。如果四川建阀门城,也能形成这样的产业链。

按照设想,在产业链终形成后,高阀将集中资金和人才进行技术研发,而把制造环节外包。相关工作正着手展开。

提升竞争力

今年投入1400多万元技改

正如自贡市委书记王海林对高阀负责人所言:市场竞争中民营企业的压力更大。

抢夺球阀以外的产品市场、与山寨产品较量、占领下一个技术制高点高阀面前亟待跨越的关口还有不少。

从何破题?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央领导关于非公有制企业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要有更大作为的寄语,让樊平豁然开朗。持续的创新书写了高阀的历史,也应该高阀的未来。技术和人才,是高阀的核心竞争力,也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依托。今年,高阀将再投入1400多万元,进行技术改造。

然而,高阀眼下正为人才发愁。正在攻关的48〞大口径管道阀门,原计划去年底完成,但由于人才缺乏,预计要推迟到今年6月才能完成。按现有的规模,高阀至少应该有30名研发人员。而现实情况是,仅有9名设计人员。

作为三线内迁企业,高阀远离成都,离自贡市区也有20多公里。同样的薪水,人才肯定愿意往发达地区流动。高阀正在考虑设立创新基金,制定更具吸引力的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的人才。

王海林的话更增强了高阀的信心:政府将为企业提供包括资金在内的各方面支持,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文理导航期刊

建筑与装饰期刊

时代人物